世界通讯!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房屋修缮进展如何?记者实探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增进民生福祉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。作为本区城市更新历史上较大规模的房屋修缮工程——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大面积房屋修缮工程自启动以来,一直备受居民们的关注。该区域涉及21处优秀历史建筑、27处里弄房屋,经过修缮,这些“有故事的老房子”将再现当年风采。
记者日前从四川北路街道获悉,继宝安路160弄恒盛里、山阴路57弄四达里、山阴路49号-67号于今年年初率先完成更新改造后,其余历保建筑、里弄房屋大修工程也迎来新进展,逐步迈入公共厨卫改造阶段。这意味着,居民们离向往的新生活又近了一步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开工已有多日,居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?对此又有何反响?记者进行了走访。
位于山阴路的留青小筑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,是砖木结构假三层新式里弄房屋,199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。在完成建筑外立面更新后,日前,小区启动了公共厨卫改造工程。
下午,记者来到居民李阿姨家中,此时她正在新厨房里准备着包饺子的馅料。
李阿姨今年70岁,在弄堂里居住了整整35年,算得上是一名“老土地”。提起厨房原先的模样,她忍不住向记者倒起了苦水,“哎哟,之前厨房破破烂烂的,里面老鼠、蟑螂、鼻涕虫,什么样的都有,可把我难受坏了。”说到这里,李阿姨不禁皱起了眉头,连连摆手。
“现在不一样了,干净多了!”记者看到,升级改造后的厨房墙面和地面都贴上了瓷砖,供居民使用的橱柜和不锈钢水槽等设施也配备到位。李阿姨说,楼栋里的四户居民都有独立的操作灶台,现在洗菜做饭再也不用排队了,有时候和大家在厨房里一边烧饭一边说笑,能高兴一阵子。
李阿姨还告诉记者,自己经常趁邻居们进屋休息后下来搞卫生,有时候还忙到晚上八点。“第二天看到干干净净的,心情也变好了。”
除了公用厨房,改造后的卫生间同样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在住三楼的王老伯的邀请下,记者来到位于二楼楼梯口的公用卫生间参观。“原来的卫生间太破旧了,真额是一天世界。”王老伯告诉记者,此次施工队不仅重新铺设瓷砖,安装卫浴设施,还考虑到楼里居民年龄偏大,特地将原先的浴缸改造成淋浴房。对于改造,王老伯十分满意,“现在洗澡不用跨进跨出,安全多了。”
此外,公共楼道也被整修粉刷一新,原先裸露的电线均按上了保护套管,老屋安全系数进一步提升。
与大陆新村一条马路之隔的耄耋小区——兴业坊和山三小区也展露了新容颜,透露着建造伊始的“灵气”。
居民庞阿姨在兴业坊居住了几十年,一直期盼着改善居住环境,如今梦想成真,“以前弄堂里一塌糊涂,墙皮都落下来了。现在你看,多少好,干净整洁,住在这样的环境里,心情也好。”庞阿姨说,弄堂老邻居们不仅素质高,还自发组建了志愿者团队,经常参与创文、卫生清洁等活动,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环境。
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曹燕介绍,借助房屋修缮的东风,老小区目前完成了包括建筑外立面整修、屋内防水翻修、公共部位整修、小区排水管网更换、公共厨卫改造等十几项改造工程。此外,在硬件翻新的基础上,四川北路街道还将兴业坊原先的14个探头进行升级,提升了小区安全系数。党建联建单位区环卫中心党支部还为小区引进了一批绿植,扮靓弄堂整体环境。
在实施老旧小区修缮过程中,四川北路街道还着力让老旧小区实现“颜值”和功能的双提升。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2022年,街道在四达里、大陆新村等13个老旧小区全覆盖拓展物业一体化管理,实现‘一保’(保修)变‘四保’(保修、保安、保绿、保洁)一“服务”,有效填补了里弄房屋在物业管理方面的缺失。”
房屋修缮是一项回应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,不仅是房屋和环境的翻新,更是一项社会治理工程。在改造过程中,区房管局、四川北路街道、虹房集团和属地居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,多措并举解决居民最迫切的需求。
提前打通“堵点”
老旧小区往往面临着人户分离多、老年人多的实际困难,施工前夕,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,居民区党总支牵头成立了由房管部门、物业、居委会、工程部、居民代表组成的临时党支部,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统筹协调。在前期的意见征询中,居委会牵头楼组长、居民小组长召开统筹会议,将收集到的居民们的各种想法汇总起来,再将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,提前打通施工“堵点”,加快大修进程。
提供贴心服务
厨卫改造过程中,也涌现出了不少暖心事。“厨房拆掉了,我们吃饭怎么办呀?”在改造过程中需要拆掉旧厨卫设施,不少腿脚不便的老人变得手足无措,过分焦虑起来。针对这一特殊情况,属地居委会通过订餐和号召邻里守望相助的方式,通过志愿者结对提供送饭上门服务,有效解决了这部分群体眼下的困难。
“三香弄堂”为大修提质增效
近年来,四川北路街道在环山阴路的9个居民区,以恒丰里、兴业坊等为代表的小区大力推进“花香、书香、茶香”融合一体的“三香弄堂”建设,运用“总支引领党员、党员运作团队、团队凝聚群众”工作方法,成立了一大批党员志愿者服务队,参与到各项社区事务中。在此次大修过程中,党员志愿者们率先垂范,带头签约,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。此外,原本设在居民区党群服务站的党员群众议事厅也顺应群众需求,转变成了居民协商议事、群策群力的平台。在这里,一桩桩积怨已久的矛盾都得以化解。
据悉,公共厨卫改造过后,房屋修缮就正式进入最后的“拾遗补缺”阶段,预计今年上半年,这些老旧小区、老弄堂都将全部实现华丽转身,3000多户居民过上全新生活。